过刊目录

  • 全选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高攀攀,王健,黄颖,何克清
    2015, 36(11): 2417-2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OA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的Web服务已经在互联网上发布并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其所遵循的协议或架构风格,Web服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服务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服务是目前最主流的两种类型.然而,对这两类Web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状况,当前还缺乏详细的对比分析工作.本文以ProgrammableWeb网站发布的实际Web服务为数据集,对这两类服务的注册数量与调用状况进行统计,并从中选择同时具有SOAP和REST接口的服务进行调用分析.此外,对一个具有这两类服务接口并涵盖增、删、改、查等操作的开源软件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就本文统计的互联网上开放的Web服务而言,REST服务的部署与运行状况要优于SOAP服务,且同等条件下REST服务的性能更优.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莫同,于哲,李伟平,吴中海,褚伟杰
    2015, 36(11): 2422-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移动互联网应用数量、用户量和使用量增长迅速.为了发现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规律,提出一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个性化使用模式分析方法.对比与个人电脑应用的区别,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特征,抽象出使用场景、用户兴趣、社交网络三方面影响因素,定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模式.给出基于情境感知的使用场景分析方法、用户的兴趣度、粘滞度和衰减系数计算方法以及社交关联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预测的准确度.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韩军辉,卢暾,丁向华,顾宁
    2015, 36(11): 2428-2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耗社区是以用户为中心、绿色节能为主题的在线社区,它具有用户类别多,不同类别用户行为差别较大以及用户在线行为目的性强等特点.随着社区用户规模扩大,用户产生内容和社区资源不断增多,从而导致社区信息量过载.针对能耗社区的特点和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局部敏感哈希技术的能耗社区实时推荐系统.该推荐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功能模块:1) 离线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采用局部敏感哈希技术对整个话题和资源集进行离线聚类处理;2) 实时在线推荐模块,该模块及时获取用户在线行为和个人信息,为用户实时推荐感兴趣话题和资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线实时推荐系统能够在尽量降低数据处理量的情况下保证推荐质量,并根据用户当前在线行为,实时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革家象1,刘子豪2,许斌1
    2015, 36(11): 2434-2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上每天有大量的Web服务和Mashup被创建.因此,如何向用户推荐可能进行组合的服务(可组合服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现有的一些服务推荐方法存在二八定律,即根据服务组合的历史信息来进行服务推荐的方法会导致流行的服务不断的被推荐,所推荐的服务集中在20%的范围左右.提出一种服务推荐方法,基于已有的服务组合(Mashup)信息和服务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可组合服务推荐.我们首先介绍服务组合推荐的过程和基本架构,然后描述如何预测潜在Mashup里的可组合服务和计算服务之间的语义关联度.通过在包含11182个API和7568个Mashup的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证明了我们的方法有效地扩大了43%的服务推荐范围.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秦丽(1,2),李兵(2,3,4)
    2015, 36(11): 2439-2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QoS由于网络环境及物理位置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内在的不确定性,而云模型是定义数据不确定性的有效工具,但传统云模型在描述不确定性QoS的过程中不能处理QoS分布的高峰特点与不对称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用p阶组合云来为不确定性QoS建模的方法,p阶云被证明了有高峰的特点,且峰度随着p的增大而增加,可以满足QoS分布的要求,组合云可以解决数据分布不对称的问题,而实验也证明了p阶组合云能更有效的模拟QoS属性值的分布,最后还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p阶组合云参数的服务过滤策略,为服务选择提供新方法.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郑宇卫,丁志军
    2015, 36(11): 2445-2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在移动环境下具有传统服务的一些特性如服务质量,但是相较传统互联网服务会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主要关注的内容是在移动环境下服务的可用性问题.由于移动环境下服务以无线传输的方式提供,使得服务会具有一定的物理服务范围,也使服务的可用性与用户的位置及其移动相关联.当用户的移动超出了服务的范围,服务相对用户便不可用了,从而导致服务失败,需要进行服务切换,带来额外的代价.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避免服务切换的服务选择算法(SASS),在满足避免服务切换的约束条件下寻求全局代价最小的服务选择方案,并且分别给出了SASS和线性规划两种具体算法实现.最后设计了模拟仿真实验以表明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朱羿全,沈国华,黄志球,康达周,阚双龙
    2015, 36(11): 2451-2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计算环境中,一致的安全策略是用户和服务能够成功交互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实现安全策略的匹配已经成为保证云计算环境安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因此,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中支持语义的服务安全策略匹配方法,将策略匹配的问题转换成语义概念的包含推理问题.该方法首先构建了表示云计算环境下安全知识的云安全本体;其次,利用描述逻辑推理本体元素相互间的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安全策略匹配结果的判定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克服了句法级匹配存在的不足,为云计算环境中服务双方安全策略的表示和匹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陆怡静,曹健
    2015, 36(11): 2457-24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组合是对现有Web服务进行组合复用,以创造新的服务的技术.其中,Mashup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实现形式,并且已有一些网站提供对它的支持.随着互联网上Web服务数量日益庞大,如何选择合适的服务用来组合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在服务组合创建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服务组合等信息对下一步的选择进行推荐.现在已经有一些面向服务组合创建过程的推荐技术,然而它们或多或少都局限于历史组合信息,而无法推荐新的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层次化服务组合推荐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推荐过程中的丰富度不足问题,提高推荐精度.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马银雪,陈哲,黄志球,黄吴丹
    2015, 36(11): 2462-2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型检验可验证路由协议的收敛性,环路问题,包交付失败,由于协议描述的歧义导致的问题,安全性缺陷等.实验一建立关注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的OSPF模型,设置攻击者路由器伪造消息,找到攻击成功的反例;实验二建立关注节点加入、失效和相应处理的Chord模型,寻找协议缺陷.两个模型都用显式模型检验工具SPIN和有界模型检验工具CBMC实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PIN解决此类问题更有优势.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彭桃,刘建勋,唐明董,曹步清
    2015, 36(11): 2467-2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Web服务的广泛应用,大量功能相似但QoS(Quality of Service)不同的Web服务部署在Internet上.如何选择满足用户功能和QoS需求的服务成为了服务计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受到网络状态、负荷等因素的影响,Web服务的QoS常常是动态变化的.已有基于QoS的Web服务选择方法大多假设服务的QoS是确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到QoS的动态变化特性,因此在实际中应用可能并不能选择令人满意的服务.提出一种支持不确定QoS值的Web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区间值描述服务的QoS,先对服务的QoS区间和用户QoS需求进行归一化;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单个服务QoS区间效益值的计算模型;最后建立服务的综合效益值计算模型,得到服务的综合QoS评价.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服务选择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QoS值不确定的情况,在选择满足用户QoS需求的服务方面是可行和有效的.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刘木强,杨卫东
    2015, 36(11): 2473-2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飞机企业等单位的大量数据采用XML格式存储,且与其它业务文本数据之间缺乏联系.在异构数据集成领域,文本数据与XML文档的模式匹配还较少有人关注.提出文本数据与XML文档的匹配方法,该匹配方法采用两阶段的算法,首先使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实体抽取算法从文本文档中提取实体信息,然后通过基于实体的最近语义片段 (ECSF)检索算法在XML树中查询覆盖所有实体及实例的最近语义片段作为匹配对象.ECSF检索算法中基于实体的最近语义片段含义是XML树上的覆盖所有实体及实例信息的最小子树,且实例所对应的实体必须是该实例的祖先节点.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且具有较好的匹配效果,包括召回率和准确率.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邹晓红1,魏真真1,郭景峰(1,2),刘院英1,王秀芹1
    2015, 36(11): 2479-2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不确定图数据的挖掘,主要解决不确定图数据上紧密子图挖掘问题.基于加权不确定图数据模型,使用子图期望密度和顶点期望度数来度量子图的紧密程度.给出贪心迭代中期望峰值的特性,利用期望峰值的特性来改进算法执行过程,其结果满足2近似比的同时使得算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并且严格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带顶点限制的紧密子图挖掘问题是NP难的,改进后的带顶点限制的紧密子图挖掘算法较其它方法更高效快速.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蒋曹清1,肖芳雄1,应时2,文静2
    2015, 36(11): 2484-2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面向服务软件异常处理的可终止性难以验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验证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已建立的异常处理模型和形式定义的异常处理可终止性,使用ASK-CTL(Computation Tree Logic)刻画异常处理的可终止性,然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异常处理可终止性的模型检测算法,可获得异常处理可终止性验证结果.最后,结合实例从可行性和有效性角度对验证方法进行实证和评估,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验证异常处理的可终止性,且具有较好的性能,为进一步分析异常处理的正确性提供支持.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黄兴1,刘小青2,曹步清1,唐明董1,刘建勋1
    2015, 36(11): 2492-2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从海量的Mashup服务集中快速、准确的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Mashup服务,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Mashup服务发现中,预先对Mashup服务进行聚类,将大大缩小服务搜索的空间与范围,提高Mashup服务发现的效率与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融合K-Means与Agnes的Mashup服务聚类方法(MSCA).该方法,首先对Mashup服务中的Tag标签进行扩充和排序;其次,计算Mashup服务的集成相似性;接着,应用K-Means算法对Mashup服务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找到相似度较高的Mashup服务将其划分到N个原子簇中,再利用Agnes算法对N个原子簇进行层次聚类.最后,从ProgrammableWeb上爬取了13082个Mashup服务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K-Means算法的Mashup服务聚类方法,MSCA方法的平均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提高了518%、584%,切实提高了服务聚类及发现的精度.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邓松1,万常选(2,3),关爱浩1,陈辉1
    2015, 36(11): 2498-2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尽量减少科技产品领域虚假评论造成的影响以及提高虚假评论识别的准确率,基于该领域中文虚假评论制造及内容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和内容的虚假评论识别方法.基于评论者发表评论数量、频率、长度建立了网络水军特征程度模型;提出了长度程度、专业程度、情感密度、格式规范程度、情感失衡程度等内容特征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以内容特征为向量,行为特征为调节参数的非监督聚类的科技产品虚假评论判别方法.利用领域评论数据集进行相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对同领域下不同主题的适应性较强.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开金宇(1,2),缪淮扣(1,2),高洪皓3
    2015, 36(11): 2504-2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度开放的计算环境使web服务系统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为了有效地配置计算资源以实现系统业务价值最大化,需要对不确定的概率服务组合系统需求进行建模.在L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三段式概率消息的需求描述语言pLSC,用于描述概率服务组合系统中随机场景描述的不确定的需求.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特性出发,提出随机变量与消息相结合的三段式概率消息概念,pLSC语言是一种基于三段式概率消息的需求描述语言,将三段式概率消息中随机变量对象化,通过随机变量对象消息交互序列直观表示随机场景描述的系统需求.文中给出了pLSC语言的图形表示方法,并展示了pLSCEditor编辑工具用于图形化编辑随机场景.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李立刚1,侯胜坤1,戴永寿1,李隆浩2,王亚龙2
    2015, 36(11): 2510-2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基于程序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在大中型软件测试应用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如用例覆盖不全面、测试周期长、质量差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序列图(Directed sequence graph,DSG)模型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以实现高质量、高覆盖率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该方法以UML序列图模型为基础,定义了与其等效的形式化DSG模型,并提出一种UML序列图模型到DSG模型的自动转换算法,基于转换得到的DSG模型,采用逐层递进的遍历方式获取所有测试路径以生成测试用例.在某系统软件中的测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生成测试用例,并且具有较高的测试效率和测试覆盖率.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高天宇1,付晓东(1,2),刘骊1,陈彬彬1,葛佳1
    2015, 36(11): 2515-2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Web服务中非Skyline服务无法被理性用户选择的问题,在分析了基于Skyline技术的服务选择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距离的服务竞争力提升算法.通过对非Skyline服务的服务质量进行提升,使其成为Skyline服务后能够被理性用户选择.该算法首先计算出由全部Skyline服务组成的多个不同的服务区域.然后计算从非Skyline服务所在位置至不同服务区域的距离,并以最短距离对应的方案作为最终的提升方案.在真实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将非Skyline服务提升成为Skyline服务,并且该算法在成本和性能上优于现有的两种方法.
  •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研究
    安吉宇,杨瑜,刘志中,申艳梅
    2015, 36(11): 2520-2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Web服务的QoS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而如何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之后Web服务的QoS,关系到服务选择与组合的成败,是服务计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此问题,在考虑Web服务负载、任务特征与服务QoS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给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与事例推理的Web服务QoS动态预测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对Web服务在一段时间之后的负载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以上预测得出的负载结果和所要处理任务的特征信息,采用事例推理方法对Web服务处理某一具体任务时的QoS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eb服务QoS的准确性.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范人胜1,黄书强2,李阳1
    2015, 36(11): 2526-2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线Mesh网络中,网关部署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服务质量,合理的网关部署对网络性能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解决几何K中心网关部署问题,本文以节点和网关之间的路径长度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极大全连通子图的中心粒子群优化(Center PSO,CPSO)算法.该算法归结为在给定的网络拓扑中寻找全连通子图,并筛选出功能最完备的极大全连通子图,求得初始中心点位置,然后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这些初始中心点位置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初始化,引入随机生成的惯性权重,并设计适值函数计算方法,使得算法更容易获得最优解.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提的CPSO算法与其它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效果和收敛速度.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王珊珊,季海波,司鹏,朱锐意,杨坚
    2015, 36(11): 2531-2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TE网络环境下,基站的覆盖范围一般都是圆形的.为了更加准确地再现实际场景,本文利用NS3平台上以矩形为边界的随机漫步模型为基础,改进并仿真出了一种以圆形为边界的随机漫步模型.首先通过NS3平台上的矩形模型,创建一个以矩形中心为圆心,以矩形边长为直径的圆形模型.当用户运动到圆形边界时,让用户始终与圆半径保持一定角度进行反弹,从而实现用户始终保持在圆形区域内运动.最后,本文在NS3平台上利用该移动模型对LTE网络的切换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表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林浒1,史须勇(1,2),杨海波1,孙华军1
    2015, 36(11): 2536-2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融合通信服务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当前融合通信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针对传统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软总线的融合通信服务器体系结构,保证了通信系统的易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等.其中软总线采用消息队列的实现方式,并根据融合通信服务器的特点,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redis数据库的消息队列,该消息队列简易、高效.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充分解决当前的不足,实现融合通信系统的平台化,为未来业务扩展提供了支撑.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杨海波1,焦娇1,雷为民2
    2015, 36(11): 2540-2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3G、4G的发展,IMS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运营提供多媒体通信的核心网,用户接入侧也向IMS接入和移动互联网转变,使得原本封闭的用户通信系统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放,带来通信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通信安全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IMS用户接入侧的IP通信应用层防火墙即会话边界控制器设计实现方法,提出了采用信令和媒体分离的系统结构,并给出了拓扑隐藏、NAT穿越、代理注册等重点功能实现要点.最后通过实际组网测试表明本方法能有效隔离IMS接入侧通信系统保障IP通信的安全.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李艳1,周清雷2,邹伟1
    2015, 36(11): 2545-2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HB#协议和OOV-MIM攻击的基础上,针对HB#协议的缺陷,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设计了P-HB#协议,并给出具体的硬件实现结构.新协议通过引入轻量级的n-n PUF,实现在低资源占用量的情况下提供较高的安全性.文章在DET模型下通过向LPN问题的规约严格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在GRS-MIM和OOV-MIM模型下分析表明新协议具备了抵御相应中间人攻击的能力,提供了低功耗、防篡改、可证明的安全认证.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杨海波1,王默涵(1,2),贾正锋1,卜立平1
    2015, 36(11): 2549-2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Presence/IM为代表的OTT业务具有实时在线、随时随地沟通的便利性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热点.在当前电信标准体系中,Presence/IM实现机制分为SIMPLE和XMPP两大类,但这两类协议制定较早,在流量、功耗及传输上都没考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本文将在分析SIMPLE和XMP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订阅/发布模型的移动互联网Presence/IM机制并给出具体实现,并重点阐述多终端同时在线情况时的消息路由机制.最后将本文提出的协议与SIMPLE和XMPP进行了对比分析.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
    池凯凯(1,2),祝维豪1,林一民1,程珍1
    2015, 36(11): 2554-2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线纳米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传感器网络,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针对纳米传感器极低处理能力的特点,提出两种低复杂度媒质接入控制方法:无需时钟同步的变周期低冲突接入控制方法和时钟同步下的等周期无冲突接入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通过接入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简单控制包交互来实现较低的冲突概率甚至无冲突.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何志辉1,黄山(1,2),冉耕2
    2015, 36(11): 2559-2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视觉背景提取模型在运动目标检测中消除鬼影时间长,采用固定阈值分割前景和背景像素对场景适应性不强,容易出现目标空洞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视觉背景提取算法.通过三帧差分技术去除运动目标区域,获取真实背景像素初始化背景模型,以消除鬼影.根据背景模型像素的方差及邻域像素的方差,自适应获取每个像素点的分割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去除鬼影,更好地保持目标完整性,提升对场景的适应性.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杜黎黎(1,2),段会川(1,2)
    2015, 36(11): 2563-2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纹理合成与纹理传输是目前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目前针对纹理传输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纹理块与目标图像对应像素颜色信息的匹配度的改进上,目标图像整体的结构信息鲜有提及.以Efros等人提出的image quilting纹理合成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纹理传输改进算法,新算法主要对纹理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匹配公式作了改进,引入了与目标图像的边缘梯度信息有关的项,同时还采用了亮度重映射方法对纹理块进行匹配预处理以解决因纹理图像和目标图像亮度差过大而带来的纹理块搜索困难问题.广泛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纹理传输算法在时间上和image quilting算法相差无几,但传输后的图像整体轮廓清晰、亮度明显,因此传输效果更合理、更加符合人的视觉感受.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熊琰铖,孙涵,刘宁钟
    2015, 36(11): 2568-2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在常用的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匹配算法忽视了特征点之间的几何信息,而BP-SIFT算法(Belief Propagation,置信传播)虽然采用几何信息进行特征匹配,但是特征点之间并不总是满足距离相等的约束条件,根据空间距离来选择临近节点只能代表图像部分区域的几何信息,而且算法的时间开销太大.提出以特征点空间距离和所有邻近节点空间距离的均值比值作为约束条件.并且提出了根据BOW(Bag-of-Words)模型确定邻近节点.实验表明,采用新的约束条件和邻近节点的选择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特征匹配的准确率,而且提高了算法速度.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高鹏飞,郭丹,刘学亮
    2015, 36(11): 2572-2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查询已经成为现今图像搜索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相比于短查询,搜索引擎在处理长查询的图像检索时由于正样本的稀缺,性能不佳.提出一种结合语义与视觉信息的长查询图像重排序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图像的标注信息以及视觉特征信息.具体来讲,基于多媒体语料库以及WordNet和维基百科知识资源,进行语义相关性估计,与图像视觉特征分析得到的相关性分数线性加权,完成图像搜索结果的重排序.在Flickr图像搜索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搜索结果的重排序性能.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唐颖军
    2015, 36(11): 2578-25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扩展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生成模型(Double Inferenc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DI-LDA)用于实现自然图像场景分类.该方法不同于经典的LDA中的变分贝叶斯推导方法,而是通过二次推导来分别学习各场景类中固有主题分布及其变化下内容下的变化主题分布的先验参数,使各场景类主题分布在基于全部场景主题的前提下保留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一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的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在得出图像的主题分布的同时自动获得图像的类别信息.此外,本文通过分析EM(Expectation Maximum)迭代次数,对本模型计算复杂度进行了论证,采用经典的13类场景数据库来与其它基于LDA方法的模型进行分类性能比较,实验证明本模型可以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取得较高的分类平均正确率.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甘文勇,吴英杰,孙岚,王一蕾
    2015, 36(11): 2583-2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基于ε-差分隐私模型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存在全局敏感度过高与挖掘结果可用性较低的不足.设计一个基于事务截断的差分隐私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算法首先采用基于指数机制的事务截断思想,对长事务进行截断处理,以有效降低算法的全局敏感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事务截断的差分隐私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而后提出可用于扩充Apriori算法候选集的最小噪声支持度标准,以进一步提升挖掘结果的可用性.实验对本文算法的频繁模式挖掘结果与同类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在满足ε-差分隐私的前提下,保证挖掘结果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谢鑫(1,2),刘粉林(1,2),芦斌(1,2),向飞(1,2)
    2015, 36(11): 2588-25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并行和多虚拟机保护的程序逆向分析难度大大高于串行和单虚拟保护的程序,针对嵌套虚拟机为实现高强度保护而引入的高开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码并行化和虚拟机多样化的软件保护方法,基于程序依赖图运用切片技术对代码进行并行划分,设计多种虚拟指令集及其对应的编译器和解释器,将划分后的代码编译成多样化字节码序列,并和虚拟指令解释器共同嵌入程序.实验分析表明:逆向攻击者需分析不同虚拟机机制和并行代码集才能获取受保护程序语义,在降低时间开销的同时极大增加了逆向分析的难度.
  • 信息安全与图形、图像研究
    袁野,陈炬桦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