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5-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师金钢,鲍玉斌,冷芳玲,于戈,王大玲
    2011, 32(5): 801-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时数据仓库中,数据更新不再是定期批量执行,而是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因此更新与查询的执行调度成为了重要问题.提出一种支持服务质量(QoS)的更新和查询调度算法,定义了查询相关的QoS参数,包括期望的查询响应时间和可接受的实时数据延迟;根据查询任务的具体QoS要求,进行更新和查询的实时调度.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根据查询的具体QoS需求,合理地调整任务的执行顺序,为用户提供更快速的查询响应和更高的数据实时性.
  • 论文
    夏永霖1,2,魏峻2,黄涛2
    2011, 32(5): 807-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面向服务的环境下,单个Web 服务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时就需将已有的单个Web 服务进行组合,以便产生满足用户需求的、增值的组合服务.但是由于服务的自治性和Internet环境的动态性,导致服务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失效问题,因此需要最佳的服务恢复策略保障.考虑到服务的提供者追求的是收益的最大化,提出一种收益驱动的服务恢复策略选择方法,能准确计算出当前服务环境下复合web服务执行的收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服务的可靠性并保障了收益的最大化.
  • 论文
    张静乐1,杨扬1,卡利勒1,王元卓2,赵晓永1
    2011, 32(5): 814-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柔性工作流中的服务组合可协调性分析方法.给出服务以及服务组合可协调性的定义;在可协调性定义的基础上给出组合服务间可协调性判定算法;最后,以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物流系统为例,在随机Petri网模型建模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柔性工作系统中基于服务可协调性判定的服务自动组合方法.
  • 论文
    陶永才1,吴松2,3,石磊1
    2011, 32(5): 820-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网格系统在实现机制、技术支持上异构性大,缺乏互操作,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异构网格互操作机制(Virtualization-based Grid Interoperation, VIGI).VIGI通过构建虚拟管理层和插件模块,实现异构网格互操作,同时保证各网格平台的独立性.GOS、CGSP是中国国家网格(CNGrid)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两大异构网格支撑中间件.基于VIGI,实现了CNGrid和ChinaGrid互操作.实验验证虚拟化技术在异构网格互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论文
    宋宝燕,赵薇,王妍,石鑫,李晓光
    2011, 32(5): 825-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池分区的RFID复合事件探测方法dpool.该方法针对无用探测负载以及事件顺序发生问题,提出根据探测执行进度渐进式移入相关联事件过滤器的方法,给出了渐进式的规则;针对多查询以及复杂查询易产生过滤器干扰问题,提出查询池和事件池分区方法,给出了池分区的原则;针对事件实例之间的时序距离问题,提出设置动态时间池分区,给出了时间池分区的设置策略.实验表明dpool减少了探测复合事件的响应时间、内存的使用量,使探测的性能得到改善.
  • 论文
    孙伟东1,2,马宗民2
    2011, 32(5): 830-8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缀数组广泛应用于序列分析、字符串匹配和文本压缩,近年来,有关后缀数组构造和应用算法的不断探索构成了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在对现有串行算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简洁的适合于GPU计算的并行后缀数组倍增构造算法,以排序方法替代传统的分组策略,不但能独立完成后缀数组的并行构造,还可与现存的串行倍增算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高的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具有易于实现、执行速度快和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尤其在处理小字符集的数据时效率更高.
  • 论文
    赵圣猛,赵雷
    2011, 32(5): 837-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枝模式查询是XML查询中重要的操作,已经有许多种算法提出,如TwigStack和TJFast算法等,但是他们都是基于归并思想的,不能避免大量的不必要的路径归并.本文提出的TwigWM(Twig Without Merging)算法使用部分栈与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非归并查询,由于从扩展Dewey编码中能够直接得到祖先元素结点的编码,所以TwigWM算法采用扩展Dewey编码.实验结果表明,TwigWM算法要优于TJFast、Twig2Stack等算法.
  • 论文
    黄玉涵1,曾凡平1,2,潘能刚1,张美超1
    2011, 32(5): 840-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用例优化是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优化算法的评估多以代码覆盖为基础,这并不能完全反应程序的错误状况,高代码覆盖率的测试用例并不一定具有高的揭错能力.本文结合变异测试,从新的角度-——错误覆盖出发,对两种贪心算法、一种启发式算法、及遗传算法的优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额外贪心算法优于其它三种算法.该评估结果的置信度更高,为此类算法的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论文
    黄杰, 郭躬德, 陈黎飞
    2011, 32(5): 845-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KNN模型是k-近邻算法的一种改进版本,IKNNModel算法实现了基于KNNModel的增量学习.然而随着增量步数的增加,IKNNModel算法生成模型簇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导致模型过于复杂,也增大了预测的时间花销.提出一种新颖的模型簇修剪策略,在增量学习过程中通过有效合并和删除多余的模型簇,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簇的数量,从而缩短了算法的预测时间.在一些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 论文
    吴文江2,王兴举1,2,秦承刚1,2,安晓荣1,2
    2011, 32(5): 850-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丰富数控系统的调试手段,本文在RTAI进程间通信和环形缓冲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RTAI的数控系统实时任务跟踪调试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动态地对数控系统中的实时任务进行跟踪,获取有效的调试信息,并在进行跟踪时对实时任务的性能影响尽量小,而在不跟踪时对实时任务几乎没有性能影响.该模型已在我们开发的数控系统调试工具中得到实际应用.
  • 论文
    吕艳辉
    2011, 32(5): 854-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典OWL本体不能直接表示和处理语义Web应用中广泛存在的模糊知识,鉴于模糊关系数据库在模糊数据表示与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利用模糊关系数据库来构建模糊OWL本体.通过对RDF数据类型进行模糊扩展,并从模糊数据类型角度扩展OWL,解决了模糊OWL本体的表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模糊关系数据库为数据源的模糊OWL本体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为语义Web中模糊本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论文
    鹿中龙,钟诚,黄华林
    2011, 32(5): 860-8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延迟隐藏"的数据预取模型,实现计算与访存的重叠操作,以达到共享二级缓存零缺失;给出"基本块"的概念,以简化算法的数据结构和减少存储开销;按基本块连续存储方式存储矩阵元素,从存储层次上优化算法,显著地减少页表缓冲缺失;采取非递归调度基本块的策略,充分利用多核计算机的共享二级缓存来减少访问主存的次数, 并且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存储结构,实现算法缓存无关.多核计算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非递归计算矩阵乘积的线程级并行算法高效、可扩展.
  • 论文
    王炳飞1,2,王劲林1,2,刘学2
    2011, 32(5): 867-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视频点播系统中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和仿真,是研究系统使用状况、设计性能优化算法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用户行为建模和仿真都是基于整体历史数据的统计进行的,而在很多情况下,对不同模式的行为采用不同的策略能够更好的提供视频传输服务.本文针对视频点播系统中用户点播行为的特性,以及系统优化策略的需要,提出用户行为时间序列模型和聚类方法,在中国科技大学视频点播系统实际数据基础上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论文
    马莉1,朱光喜1,殷伯云2
    2011, 32(5): 871-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颖的时分复用与最大调度的混合调度算法,解决了单信道无线网状网中,当同一时刻待传输链路突增时,信道竞争冲突加剧,网络容量显著下降的问题.算法根据链路与系统子时隙染色,使每条链路都有唯一系统子时隙相对应,链路在同色子时隙上实现时分复用调度;在异色子时隙空闲时,实现链路的最大调度.此算法具有时分复用和最大调度两种调度算法的优点.文中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算法的效率比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下的网络容量有明显提升.
  • 论文
    王振东,王慧强,陈晓明,林俊宇
    2011, 32(5): 881-8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理网络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s)是一种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紧密结合的智能系统.目前对于CPSs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概念模型到关键技术都没有确切描述,给相关研究者正确理解及研究CPSs造成困难.基于CPSs未来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CPSs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文首先给出了CPSs定义,分析了CPSs与物联网的异同点,对CPSs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个CPSs初步的结构框架;其次着重对CPSs研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与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讨论,最后对CPSs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论文
    周明,王太勇
    2011, 32(5): 887-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与描述了适合大规模因特网环境的对等网络服务网格平台PSGP(P2P-based Service Grid Platform)的设计、实现与性能评测.PSGP平台结合了对等网络技术、网格的Web Services技术、面向服务的框架技术,使得PSGP平台具有非集中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与鲁棒性好的优点.使用对等网络的JXTA协议完成对等实体的组织、资源发现、服务调用的功能.通过设置对等实体的衔级、安全的认证机制等高级技术保证了平台的安全性与可信任机制.并行应用的案例测试表明,PSGP在对等实体的通信轮回时间、应用的吞吐量上,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作为实现大规模的分布式模拟的可行方案.
  • 论文
    黄家玮1,2,王建新1
    2011, 32(5): 891-8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上行TCP流会极大地压制下行TCP流,导致严重的上下行信道TCP流不公平问题.本文指出TCP流的ACK包在接入节点下行缓存中的侵占性是上下行TCP不公平问题的直接原因,从限制缓存大小的新角度提出了MBA(Maximum Buffer for ACKs)算法.MBA算法基于上下行TCP流的不公平比例和缓存大小的关系,自适应地调节ACK包的最大缓存空间.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BA算法不但能通过限制ACK包的缓存空间实现上下行TCP流公平,还能通过减少无线信道ACK包传输概率提高网络总有效吞吐率.
  • 论文
    陈辰,韩伟力,王新
    2011, 32(5): 896-9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车载自组织网络系统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阐述了车载自组织网络领域中安全研究的重要性;介绍了该领域中目前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并比较了各种安全协议应用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优缺点;分析总结了系统中安全协议的设计要素;最后展望了车载自组织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 论文
    杨云1, 2,陈洁1,陈俊钦1,石婷婷1,张敬1
    2011, 32(5): 905-9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算法由于其高效、计算出的传输路径接近最优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此类路由算法中,地理信息的获知必须借助GPS接收器或定位算法的辅助,成本和开销比较大.提出一种界标辅助定位的虚拟地理路由算法(Landmark-based Virtual Geographic Routing Algorithm, 简称LVGR),无须知道节点自身的真实地理位置,利用局部链路连通及节点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进行拓扑发现,在拓扑发现的基础上即能成功进行局部坐标路由.仿真实验表明LVGR能产生和实际地理路由相似的路由结果,并且能实现路由的负载均衡,具有低成本、低路由开销和高性能的优点.
  • 论文
    彭力,赵龙
    2011, 32(5): 910-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觉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感知模型为有向感知模型,感知范围被限定在节点的视野范围内.节点拥有多个感知方向,在一个工作时刻,节点只能工作于一个方向.针对视觉传感器网络的有向感知模型的点目标覆盖问题,提出一种贪婪算法(Greedy Algorithm),在优化网络对于目标点覆盖的同时,解决了节点自身覆盖冲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贡献率"概念反映节点在其感知方向上对于覆盖的贡献,提出了基于贡献率的贪婪算法(Contribution Rate Greedy Algorithm)以增大网络覆盖率.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论文
    张伟文1,郭钢2,黄智1
    2011, 32(5): 916-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六角形蜂窝网格是一种具有良好网络拓扑性质的并行多处理机互连网络.蜂窝网格在某些特性上优于二维网格.不过,这种网络不存在单信道最短路径无死锁路由算法.文中针对该网络设计了两个部分自适应无死锁虫孔路由算法.一个是基于转弯模型单信道非最短路径路由算法,另一个则是采用了虚拟双信道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对第二个算法,还进一步使用转弯模型对其改进.通过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路由算法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 论文
    周翰逊1,郭薇2,王妍1,王龙1,贾大宇1
    2011, 32(5): 920-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综合采用网络蠕虫行为检测和网络蠕虫反馈检测的混合蠕虫检测方法.在网络蠕虫行为检测方面,将一个局域网作为一个访问模型对于蠕虫进行检测.在网络反馈蠕虫检测方面,利用网络对于蠕虫攻击反馈的信息作为网络反馈检测方法的特征.然后,通过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将以上两种检测方法综合考虑来提高网络蠕虫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检测网络蠕虫.
  • 论文
    林科文,杨珉,毛迪林
    2011, 32(5): 924-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已成为当前通信领域发展的热点,但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提供的带宽尚无法满足高码率的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多链路聚合技术的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聚合多链路带宽,对各链路运用TFRC速率控制,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同时采用提早丢弃和关键帧优先发送等实时性优化策略,获得更好的视频传输质量.
  • 论文
    董春玲1,2
    2011, 32(5): 931-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自相似流量具有的长相关和突发性特征,结合离散小波变换(DWT)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FARIMA过程,提出构建一种混合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来对网络行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以预测结果辅助AQM的REM显式拥塞标记,从而提高流量控制的动态性以实现对传统网络协议策略的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改善协议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丢失率特征.
  • 论文
    陈兵, 唐俊珺
    2011, 32(5): 935-9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IEEE 802.11b标准的基础结构操作模式下,DCF的竞争信道访问机制造成上下行链路之间负载不均,限制了VoIP容量的增加.提出一种改进的DCF机制:PDQ-DCF,通过在AP中设置两个不同优先级的区分队列,对语音流量和数据流量区分不同的信道服务参数,均衡AP和STA的语音负载,保证下行链路中语音流量的实时传输,提高语音传输几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PDQ-DCF机制能够提高语音通信容量.
  • 论文
    曾庚卓1,2,张伟3,马跃1,2,雷为民3
    2011, 32(5): 939-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ARPS算法中初始预测运动矢量不够精确并且ARPS算法针对不同宏块采用相同搜索策略的问题,在深入研究ARPS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扁平搜索模板的新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本文在算法的初始预测运动矢量、算法提前终止准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同时针对物体的不同运动趋势采用不同的搜索模板.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不影响图像编码效率的前提下较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 论文
    许向阳,宋恩民,金良海,文耀光
    2011, 32(5): 943-9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局部灰度的边缘检测和基于全局灰度统计的阈值分割是两种最要的图像分割方法.针对这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得不到理想分割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边缘和区域多阶段结合的策略,利用边缘像素的灰度确定子区域分割阈值,将边缘和区域边界距离评估作为子区域递归分割的终止条件,最后叠加边缘图修订区域分割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于目标灰度不均的细胞图像能获得理想的分割效果.
  • 论文
    龙建武, 申铉京, 魏巍, 何月, 陈海鹏
    2011, 32(5): 947-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充分利用图像空间邻域信息,引入均值-中值-梯度共生矩阵模型,并结合Renyi熵相关理论,提出一种结合纹理信息的三维Renyi熵阈值分割算法.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快速递推公式,有效的节省了计算时间与存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分割算法如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小误差法、最大熵法和灰度-梯度法相比,本方法的分割效果更为理想,即使对于低对比度、低信噪比的目标,本文算法也更具鲁棒性.
  • 论文
    谢建全1,2,谢勍2,黄大足1,2,阳春华1
    2011, 32(5): 953-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目前衡量信息隐藏算法不可感知性指标的不足之处,根据人类视觉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有原始载体图像作对照时的视觉不可感知性评价指标,该指标综合考虑了载体图像的背景照度、背景纹理复杂性、空间位置及其方向性对视觉掩蔽效应的影响,试验证明该指标能比峰值信噪比及加权峰值信噪比更好地衡量隐藏信息的不可感知性.它不但能评价灰度图像,而且能评价二值图像,解决了灰度图像与二值图像不能使用同一评价指标的问题.
  • 论文
    唐颖军1,2
    2011, 32(5): 958-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类别约束的主题模型用于实现场景分类.不同于现有方法,本文将图像场景类别信息引入模型参数推导过程中,采用与其类别相关的类主题集描述图像的语义内容.针对各场景类图像中潜在主题数量变化,提出了一种ATS-LDA(自适应主题数的潜在狄里克雷分布)模型实现中层语义的建模算法.该模型依据各场景类训练样本关于视觉词语表示的变化估计所需主题数,体现了各类场景中间语义的繁简变化.根据各类模型下的图像概率分布,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实现测试样本的场景语义分类.改变了现有主题模型需要依赖于其它分类器完成场景分类的现状.通过多个图像数据集分类任务证明该模型能够在不需要太多训练的情况下取得较好地性能.
  • 论文
    张洪礼,吕梦雅,李洪亭,唐勇
    2011, 32(5): 964-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飘雪场景的模拟可以大大提高虚拟场景的逼真效果,其中风场的建模是重要的环节.为更真实的表现风的随机性,本文基于格子BGK建立风场,用D3Q7模型改进三维风场的建模方法,引入湍流强度的概念描述风场的湍流程度,根据地表面的粗糙程度和离地高度确定其大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更好的增强模拟风场中飘雪场景的真实性.
  • 论文
    谢中华1,2,李海岩2,阮世捷2
    2011, 32(5): 968-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JPEG和DICOM两种格式活体人头颅的CT 图像,采用自编Matlab程序对前额骨、顶骨和枕骨厚度以及头宽、头长、头围和颅围等颅骨几何特征进行大批量精确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的正态性检验表明:颅骨几何特征不服从正态分布;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格式CT图像对前额骨、顶骨和枕骨厚度有显著影响,对头宽、头长、头围和颅围无显著影响.
  • 论文
    秦绪佳1, 杜轶诚1, 张素琼1, 王卫红1, 韩军2
    2011, 32(5): 972-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像分割是医学处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改进的C_V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在模型中增加了表征边界特征的项,利用图像的边界信息与区域信息为分割服务,克服了传统C_V模型不能利用图像的梯度信息的不足.并对C_V模型的区域信息项进行了改造,改变了传统C_V模型中均值取值的定义,提高了对灰度层次丰富的图像分割能力.增加了距离函数惩罚项,将距离函数重新初始化的过程并入整个水平集框架模型中,极大地提高了曲线演化与分割速度.实验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 论文
    刘宏岚,高庆狮,杨炳儒
    2011, 32(5): 978-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典命题演算形式系统(CPC)中的公式只是一些形式符号,这些形式符号的意义是由具体的解释给出的.概率逻辑是在标准概率空间上建立的一种逻辑体系,是CPC的随机事件语义,对联结词的解释就是集合运算,对形式公式的解释就是事件函数,对逻辑蕴涵和逻辑等价的解释就是事件(集合)包含和事件相等=.由于不存在处处适用的真值函数(算子),概率逻辑不能在CPC内实现概率演算,但可在CPC内实现事件演算,CPC完全适用于概率命题演算.
  • 论文
    张祖平,徐昕,龙军 ,袁鑫攀
    2011, 32(5): 983-9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文本相似性度量中的相似度阈值、准确率、召回率、shingle滑动窗口大小、shingle权重系数和文本属性等参数相互影响、关系复杂的问题,研究了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出各参数可优化配置的建议,分析与设计了相似度阈值可适应文本篇幅属性的相似性度量算法.通过某基金2009年的7378个项目申请书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不但适用于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而且在短小的文本集合中进行相似性度量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和召回率均可高达95%以上.
  • 论文
    肖应旺
    2011, 32(5): 989-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向主元分析(MPCA)不能提取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特性以及T2统计量置信限的确定是以主元得分呈正态分布为假设前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与核密度估计的非线性MPCA在线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去提取变量间的非线性特征信息;用核概率密度函数去估计非线性主元的置信限.将该方法应用到β-甘露聚糖酶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在线故障监测中,应用效果表明用非线性主元比用同样数目的线性主元能够获取更多的变量信息,并且用核密度估计置信限的方法比用参数估计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对故障进行监测.
  • 论文
    樊晓平1, 2,侯锦蓉1, 2,廖志芳2, 3,郁松2, 3
    2011, 32(5): 994-9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采用单一层次包围盒进行碰撞检测在实时性和精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轴向包围盒(AABB)结构和有向包围盒(OBB)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SHBVs).通过分析各种层次包围盒的特点以及虚拟手术环境中的对象特点,混合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将包围盒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采用AABB-AABB的方式,用来快速排除不可能相交的物体;下层采用OBB-AABB的方式,能更紧密的包围虚拟环境中的活动对象(如细长的手术器械),同时对环境对象(软体组织)能更快速地在软组织变形后进行更新.实验证明,提出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算法能更快地检测碰撞,达到较好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 论文
    吴志勇1,王红川1, 孙乐昌1,陈韬1, 张旻2
    2011, 32(5): 998-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存在的多维Fuzzing技术中使用的遗传算法不能表示多种输入类型元素,不能充分使用已得到知识从而大大降低了基于知识的多维Fuzzing技术中提出的多维Fuzzing技术挖掘的漏洞的范围和能力,设计了一个包含选择、交叉、变异、修补等操作的可以表示大多数输入元素类型的遗传算法,提出一种多个输入元素的小染色体级连成一个大染色体,大染色体的遗传算子操作分解到各个小染色体之间操作的编码及操作方案,针对字符串型输入元素,提出一套可变长染色体的实值编码及操作方法.漏洞挖掘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论文设计的遗传算法的多维Fuzzing技术具有更好的漏洞挖掘能力和更好的漏洞挖掘效率.
  • 论文
    张亮,黄曙光,石昭祥,胡荣贵
    2011, 32(5): 1005-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建立在局部最优基础上的动态集成选择算法,并从理论上对算法进行了分析.该算法首先在多个局部特征空间上构造最优集成,然后使用动态集成选择技术对未知样本进行识别.局部空间上的集成构造问题被转换为一个单目标优化问题,并使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基于UCI数据集的实验表明,相对于现有的动态分类器选择算法和动态集成选择算法,新算法能够取得更高的识别率.同时,相对于现有的动态集成选择算法,新算法构造的集成规模更小,识别速度更快.
  • 论文
    任永青1,安虹1,2,孙涛1
    2011, 32(5): 1012-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成百上千处理器核构成的众核处理器在提供大量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对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提出挑战;具有不同并行度的应用对处理器核资源有不同的需求,不合理的分配会造成资源浪费(分配过多)或者限制并行性开发(分配过少).针对众核结构上串行程序线程级推测执行面临的处理器核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硬件的推测执行能力监测和评估机制,设计三种线程级推测执行能力评估器;该评估器能够根据串行程序推测执行能力的动态变化,对应用分配的处理器核资源数量进行实时调整.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一个硬件开销极小的评估器对众核平台上串行程序的线程级推测执行进行资源分配指导,即可使性能和资源利用率达到有效的平衡.
  • 论文
    张新安,宫彦军,李小武
    2011, 32(5): 1021-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AVS-M帧间编码模式的复杂性,在对帧间预测编码最佳模式选择统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式分类的帧间预测模式快速选择算法.该算法将全部编码模式进行分类,对SKIP模式采用提前终止判决,而对其它模式通过判别宏块的一致性和比较宏块的空时相关性逐类型比较.实验表明,与全模式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计算次数减小了52.5%~85.8%,在保持编码效率和重建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编码速度.